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当代著名历史学家童书业研究先秦诸子思想的学术专著。齐鲁书社1982年出版。全书7章,系统地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思想。书后附录:“先秦思想史讲授大纲”,“《论语》、《孟子》中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制度”。认为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由领主封建制转向地主封建制的过渡阶段。社会秩序已有相当的动荡,阶级矛盾开始尖锐化。孔子站在上层士夫的立场上,企图维持贵族阶级的统治地位。但是他也模糊地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认为不能专用暴力镇压,企图用向人民让步的办法,来缓和阶级矛盾;并企图改良政治,使统治者提拔下层的贤才,来管理国家。他的思想有很大的保守面,也有很大的进步成份。自从孔子建立了新的伦理系统,便成为封建社会做人的规范。由于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孔子的伦理思想就差不多支配了2000多年的人心,直到五四运动时代为止。还认为,孔子主要是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是比较进步的。他主张“性(才性)相近”,“有教无类”;学思并重,下学上达;教育方法采用启发式,并且因人施教。这些进步的成份较大,当然也不会没有局限性。战国时期的孟子发展了孔子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仁政”,其政治可谓“道德”政治论。荀子是先秦儒家中的一个异端思想家,是一个儒家大师中“阳儒阴法”的人物,他不但是先秦儒家的一个集大成者,并且批判地继承了先秦各派的思想,因此又是个儒家中的“杂家”。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著)(pdf.diancang.xyz).pdf: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8501931827-328682?p=2000

(访问密码:200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