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专论。今人马茂元著。本书按照内容把古诗十九首分成描写游子的感慨和刻画思妇的心情两大类,每一类中以《文选》原排次序为先后,加以注释和说明。注释部分的基本原则是:先释词,后释句。不须释句的,就把一个词语或者是有关的几个词语联合起来列为专条解释。不论释词或释句,除说明它的意义或加注音外,对词的变化和性质、句的结构与组织,以及它和上下文的关系、作者在这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也都作必要的阐述。说明部分,主要是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体会综论诗的思想和形象,同时收录一些足资参考的重要材料。本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诗的意蕴的阐发和艺术的赏析方面,颇为细微,具有启发意义。书前有长篇序言,论述了乐府和古诗及古诗与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重要意义、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古诗十九首艺术特色的继承性和独创性等五个问题。本书原名《古诗十九首探索》,1957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新版增加“集评”一项内容,把历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论述,上自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下迄王国维《人间词话》,择要辑录,共得一百五十五条,以供读者参考。198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书中指出:一:古诗和乐府诗除了在音乐上的区别外,实际是二而一的东西。古诗十九首和一般古诗的区别则在于前者在内容上自成体系,作者都属境况相似的文人,篇幅形式相近。二:古诗十九首大致产生于东汉末期,作者系动荡不安社会里境遇不佳的文人。三:从汉乐府发展到古诗十九首,正如文学史上从诗经到楚辞的飞跃,它的出现总结了汉乐府的光辉成就,替建安文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四:游子和思妇构成了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成为古诗十九首表现共同时代主题的两个方面。五:诗中所塑造的文学形象含蓄且丰满,诗中语言则自然、生动,“直而不野”。此外,作者将每首诗分别作了详细注释和说明,依照先释词、后释句的顺序,进一步阐明诗的内涵和它的语言艺术,在诗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解诗的内容,引导读者欣赏诗的艺术性及主题,实为千字赏析文。
古诗十九首初探 (马茂元著) (pdf.diancang.xyz).pdf: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8465002727-7152ec?p=2000
(访问密码: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