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天文家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在黄道带与赤道带的两侧绕天一周,选取了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为四象。二十八宿以北斗斗柄所指的角宿为起点,由西向东排列,其名称和四象的关系是:东方苍龙: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鸟: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二十八宿与三垣结合在一起,成为我国古代划分天区的标准。有关二十八宿及四象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初期(公元前五世纪),它形成的年代当更早。
二十八宿(古籍) (pdf.diancang.xyz).pdf: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8504911408-ba91c6?p=2000
(访问密码: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