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算经

《算经十书》之一。魏刘徽撰(公元263年)。原名“重差”,为《九章算术注》第十卷。后单行,因其第一问为测望一海岛之高远,故名。刘徽认为《九章算术》的测高望远的题目,其对象都是端旁互见,而不是如太阳那样可望而不可及者,因此《九章》并没有包括所有的数学方法。他发现古代九数有重差之名,是用来测太阳的,提出“凡望极高,测绝深而兼知者远者必用重差、勾股”,遂造“重差”,并为注解,缀于《九章》勾股章之下,是为第十卷。《海岛算经》经唐李淳风等注释后,作为国子监算学馆教材之一。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秘书省将《海岛算经》与《九章》等汉唐算经一道刊刻,南宋嘉定六年(公元1213年)鲍澣之又翻刻,今均不存。今本《海岛算经》是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编纂《四库全书》时戴震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的九个题目构成的,仅存李淳风等注释,刘徽自注及图已佚。九个题目包括测高望远中的重表、累矩、连索三种基本测望方法,其中二望三问,三望四问,四望二问,以后各版都是在戴震辑录本基础上整理而成的。

海岛算经+++刘徽+撰+++李淳风++注 (pdf.diancang.xyz).pdf: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8502142622-028521?p=2000

(访问密码: 2000)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