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书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的民间抄本,现存最早的公开出版版本为 1926 年上海中西书局根据墨井书屋藏版影印发行的《辰州符咒大全》。书名中的 “辰州” 并非地理名称,而是源自古代天文概念,指代 “天体的广袤空间”,寓意符咒乃 “上天所赐之术”。2015 年,九州出版社将其收入《增补四库未收方术汇刊》,以线装形式重新出版,进一步推动了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研究。此外,学者李崇仰曾对辰州符咒文化进行系统整理,其编写的同名著作从理论与实践角度深入探讨了符咒的历史、制作与应用。
全书分为书符秘要、镇压之类、祈禳之类、请召之类、医治之类五大核心部分,收录符咒 200 余道,每道符咒均详细标注笔顺、用法、用途及配套咒语。具体内容包括:
- 书符秘要:介绍符咒书写的核心法则,如 “书符七戒”(需斋戒、净身、静心等)、“书符五忌”(忌污秽、喧哗等),以及朱砂、黄纸等材料的选择与处理方法。
- 镇压类符咒:针对家宅不安、凶宅怪异等问题,如 “镇一切邪崇符”“镇凶宅怪异符”,需配合禹步、掐诀等仪式使用。
- 祈禳类符咒:涵盖祈福、消灾、求财等日常需求,如 “镇宅安家符”“禳命宫破败符”,强调通过符咒与神灵沟通以达成愿望。
- 请召类符咒:涉及召唤神灵或役使鬼卒,如 “开天门符”“召值时神将符”,需在特定时辰设坛施法。
- 医治类符咒:结合祝由科传统,针对疾病伤痛提供符咒疗法,如 “止痢符”“头痛符”,部分符咒需配合符水饮用。
符咒的设计融合了汉字变形、图腾符号与道教宇宙观,例如 “镇宅符” 常以篆书 “安宁” 为核心,周边环绕象征五行的纹饰,体现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咒语则多为四言或六言韵文,部分融入梵音,如 “天有天将,地有地祗,聪明正直,不偏不私”,通过韵律强化心理暗示。
PDF电子书下载地址: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1518791965-d3ba83?p=2000
(访问密码: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