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原佐世(847~898)奉敕撰。宽平三年(891)成书。体例主要模仿《隋书·经籍志》,目录分类虽不标“经、史、子、集”之名,但实际依四部分类法排列类目,分四十家,依次是:易家、尚书家、诗家、礼家、乐家、春秋家、孝经家、论语家、异说家、小学家、正史家、古史家、杂史家、霸史家、起居注家、旧事家、职官家、仪注家、刑法家、杂传家、土地家、谱系家、簿录家、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家、历数家、五行家、医方家、楚辞家、别集家、总集。分类全同《隋书·经籍志》,所不同者为改“纬书”为“异说”,改“地理”为“土地”。共著录图书1579部,17 006卷,删除重见书和非中国人所撰图书。实际著录汉籍1554部,16 308卷,接近《隋书·经籍志》著录图书的一半。编纂依据主要是朝廷、皇室校书院、御书所、冷泉院、大学寮、劝学院等处藏书实物并告参考其藏书目录,此外还参考了遣唐使以及入唐留学生、留学僧的“将来目录”“清来目录”,宫廷、寺院、神社的“易书目录”“易经目录”以及私家藏书目录。在著录每种“书名”“卷数”“编纂者”外,还给一些书补注了作者、卷帙数、别本,内容收藏等说明性文字。
本书成书较《旧唐书·经籍志》早54年,较《新唐书·艺文志》早169年,是现存著录唐朝著述的最早的汉籍目录,所著录不见于《隋志》、两《唐志》者约467部,可补正三部史志目录之不足,是研究唐朝以及唐朝以前著述必不可少的参考书。本书是汉籍东传日本的重要见证,对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文化史及学术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传世的传抄本共有40种,以及其后的传抄本、刊本、影印本,其祖本皆为室生寺本。1851年日本塙保己一收入《续群书类从》为初刊本,清朝光绪十年(1884)黎庶昌辑刊《古逸丛书》收入覆刻,此后流传渐广,影印本、排印本出版十余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出版孙猛著《日本国见在书目详考》,是集大成式的研究著作。
古逸丛书19.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一卷.据日本旧钞卷子本景刊 (日本.藤原佐世.撰) (中华典藏).pdf: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8452886394-bff17f?p=2000
(访问密码: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