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文举要

该书是中华书局从高步瀛的遗著《经史诸子文选》 中抽出《史记》、《汉书》的选文4篇,纳入高氏的另一遗 著《散文选》(两汉部分),出版时定名为《两汉文举要》, 以求与以前出版过的高氏选注书如《唐宋文举要》等体例统一,也更符合高氏几种选本的撰写宗旨。该书所载 两汉散文27篇(计西汉11家18篇,东汉5家9篇)中, 有18篇见诸姚鼐所编选的《古文辞类纂》,[该书“点校 后记”说是20篇,恐有误]可以说是《类纂》的精选本,对 两汉重要作家的散文代表作已予概括,堪称名实相符的 “举要”。每篇后有题解,每段注明大意,在注释方面显 示高氏的工力雄厚,博引旁征,考证翔实,秉师承而有创 见(高氏是晚清桐城派古文大师吴汝纶的高足)。每篇 后除引用有参考价值的桐城派诸名家评语外,高氏还自 加案语,见解颇深刻。如评《史记》诸篇,赞扬史迁的爱 国主义精神,并在《货殖》篇后说:“我国史家,注重政治, 而于社会情况,人民生活,皆所弗顾……西国旧史,其弊 亦与我国相同,注重社会民生者,亦近代之代明。而太 史于2000年前已开其端,其识之远大,为何如哉!”又如 对《史记》、《汉书》之轩轾,自东晔、刘知几、郑樵以来,众 说纷纭,高氏对此加一案语:“通史、断代,二者并重,不 可偏废,夹漈(郑樵)主通史而诋断代之史,岂可为通人 之论哉? 要之孟坚学识虽不及史公,而体例严肃,文章 华瞻……追配迁史,不亦宜乎?”有判断,也有创见,对学 术界有参考价值。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新点校本。

两汉文举要 (高步瀛选注;陈新点校 etc.) (pdf.diancang.xyz).pdf:

https://url19.ctfile.com/f/44710119-8487999933-81f44a?p=2000

(访问密码: 2000)

发表评论